甲午战争战后,因为割地赔款深感愧疚的光绪皇帝,下了道罪己诏,说到军事上的失败,悲愤难以抑制:“去岁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
光绪皇帝说的很中肯,纵观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表现,只能用窝囊和无能来形容。不仅仅是战争后期临时拉壮丁招募的新兵,连有着战胜太平天国和捻军历史的淮军,也在现代化军事素养和为天皇而死的日军面前,显得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
淮军高级将领多是“老成宿将”,暮气沉沉,军事思想守旧、落后,士兵们拿着一流的新式武器却还是沿用剿匪的老路数,当看到自己的一阵炮、一排枪并没有吓倒眼前的倭寇时,阵型就开始混乱。一败再败之余,不知道检讨自己,只会慨叹“倭人凶顽狡诈”。
1、淮军的枪炮远比日军先进
首先,需要纠正一个“印象派”的传统误区。前线的淮军将领吃了败仗后,无不在战后的报告上诉称“敌众我寡,枪炮不如,我军苦战”云云,而清军的总统帅李鸿章如法炮制,在对朝廷的奏折上也言必称“众寡之不敌,器械之相悬,并非战阵之不力也。”一说再说,给当世和后世之人造成一种印象:好像清军都是扛着大刀片和弓箭出战的,枪炮数量既少,质量也差,吃败仗也在所难免。
其实,淮军的武器装备比起日军来,不但丝毫不差,甚至远占上风。1891年英国《武备报》的评估中:清朝海军实力为世界第八,日本是第十六名,而美国人更是认为清朝陆军稳居世界前三。
图:清军的武器装备与世界一流同步
枪支方面。淮军早在镇压捻军时,就基本完成了洋枪在军队中的普及,传统的冷兵器和抬枪、鸟枪都已经绝迹。实力最强的刘铭传部,因为清一色洋枪,还遭到僧格林沁手下大将陈国瑞的嫉妒,为抢夺洋枪,打了一场内讧战。
甲午战争前期,赴朝的淮军,基本装备的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后膛单发枪,部分队伍还装备了更为先进的后膛连发枪(又称快枪)。如大连湾守将赵怀业部即"皆系一色快枪"。另外,淮军当时还配备了世界上最精良的德国13响毛瑟枪,在平壤战役的船桥里守卫战里,一度打得进攻的日军伏在地上抬不起头,日军记载道“频频发射的连发枪的子弹掠过树枝头,恰如疾风扫落叶一般。”
反观日军,甲午战争时期的制式步枪是本国生产的村田18年式单发枪,火力比之淮军大为不如,更先进的村田22年式连发枪,在十年后的日俄战争中才成为主力。
火炮方面。除了江南制造局自己制造的大炮常年供应军队外,淮军还装备有最先进的美国加特林机关炮、英国阿姆斯特朗和德国克虏伯式后膛炮。仅仅在1874年,李鸿章就曾购买了德国克虏伯后膛炮114门,成立了新式炮队十九个小营,用以装备淮军。
1894年,李鸿章奏报朝廷已“先后订购西洋各项快炮五十六尊,各项快枪二万八千三百二十余枝,大小各项枪炮子弹一千五百二十余万颗。”
而日军在战争前期,所使用的主要是本国生产的野炮和青铜山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比清军大为不如。但是到了战争后期,日军的大炮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为提高,其中原因不言而喻:战利品。仅仅在平壤之战和鸭绿江攻防战中,日方就缴获了大炮一百余门,枪支数千,炮弹子弹无数。
日军每次战斗过后,都对缴获的大炮倍加珍惜,该换油的换油,能修复的修复,转而编进自己的炮营。不少人知道在威海卫保卫战中,日军用清军弃守的炮台,转过来打北洋舰队,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清军炮台上那些先进的德国克虏伯大炮,日军炮兵见都没见过,根本不会操作,于是刺刀一架,威逼技术娴熟的清军俘虏放炮!
我们的武器,反过来打我们自己,这是甲午战争中最最悲哀和讽刺的一幕。
2、日军眼中的清军
日军对自己的对手,是什么评价?
下文来自一封日本基层军官写给上级的书信。信的作者是参加金州旅顺战役的骑兵副官稻垣三郎,后来书信发表在《东京日日新闻》上,成为难得的军事史料:
步兵。经常是200到500一群,大旗两面,6厘米炮两门,携带的兵器全是毛瑟枪、格拉枪等优良步枪。旗帜挂在长10米的大竿上,有10平米大,进退常用此旗指挥,所以向洼地行进时,根据先出现的旗帜就可知道他们兵力的概要。战斗时一列横队,队中有喇叭长达两米,其声音类似我国卖粘糕吹的小号,进退时必吹。他们常用的队形是在散开的一队中挥舞大旗开火,开火为随意设计,没有一齐射击,他们的队形到处都有薄弱的一线,没有预备队。
只有指挥官的护卫在散兵线后方,退却的时候,护卫队先退,散兵则无秩序的溃逃。不善于射击,其子弹多从头上跳过。他们不考虑地形地物,从不用跪射、卧射,一律站着射击,对乱用弹药并不介意,一看见敌人在2000米远的地方也开火,向斥候开12厘米的大炮也在所不惜。从不主动出击,主要是防御战。他们非常害怕我军的大炮,俘虏也说最可怕的武器就是大炮。
骑兵。携带的武器为单发枪,也有连发枪,同时身背大砍刀、佩刺刀,绝不携带一般战刀。他们的马匹矮小不适合冲锋,但长于山野行走,比我国要胜过好几倍。战法为马上射击,不会袭击。一旦接近则防御无术,因为他们的刺刀不利于近战,接战时,我骑兵可斩杀四倍敌人。马蹄铁和日本的相似,很是坚固。
炮兵。拥有极其锐利的兵器,克虏伯式山野炮为野战军的常用武器,如果他们能善于利用则为最可怕的东西。然而他们的技术并不高超,所以炮弹无一命中。他们的榴散弹多不炸裂,所有的炮弹全部毫无节制的放完。在炮列的位置上必定树起大旗,正好成为我军的目标。
炮台。构造、炮体的形状、防御的配备视为完全,几乎没有一点纰漏,我曾经参观过国内“观音崎”的炮台,觉得旅顺的炮台大为胜过我们。
总之,清兵的武器都很好,不过他们每个营的枪支都不一样。完全不使用白刃战,清人的个头都将近6尺,清人看我为侏儒也并非谎言。然而在勇气这一点上,则远在我军之下,每当白刃战时,他们都把上了膛的枪支扔下一溜烟的逃跑了,他们的武器也与技术不相适应。他们因为勇气不足绝不以白刃战决雌雄,单单指望火力优势为唯一的决战手段。所以有好机会也不冲锋,更不追击。他们没有背包,没有像我军用的背负式弹盒,而是在布袋上缝了许多子弹巢。他们穿着和居民一样的衣服,穿着中国式的长靴,从军时只在外边套一件有标记的制服。
这封书信充斥着对清朝官兵的蔑视和对日军的誉美之词,但比起大部分清军将领浮词虚饰的奏折战报,这个日本下级军官的描述显然更接近真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被誉为“睿智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人官场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才子佳人因为政治斗争而失意,其中谢灵运详情
标题:李世民后人分布揭秘:传承千年的皇家血脉 导语: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匈奴与汉朝的关系一直紧张。然而,在这段紧张的历史中,却有一详情
刘章,名字在历史长河中可能并不显眼,但他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齐详情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然而在金朝的入侵下,北宋最终走向了覆灭。徽钦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和文人墨客,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其中,北宋时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文人墨客,他们以其高尚的品质、卓越的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韵律和寓意深受人们详情
明朝历史上,皇位争夺战屡见不鲜,而明宣宗铜鼎烹杀朱高煦的事件更是令人唏嘘不已详情
1627年12月13日,中国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自杀。这一事件标志着明朝政治黑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令人震惊的故事。其中一则关于“一梦亡国”的传说,至今详情
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有许多勇敢的医生为了拯救生命,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实验。详情
成语典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哲理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详情
在中国古代,黑色一直被视为神秘、高贵的颜色。尤其是在秦朝时期,从贵族到百姓,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其中,战国时期的吴起守信的故事尤为脍详情
在电影和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类型的刺客。他们可能是冷酷无情的杀手,也详情
战国时期,英雄辈出,智勇双全的谋士更是数不胜数。然而,在这些谋士中,有一位名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因一时之误而酿成大祸的例子。其中,汉景帝时期的刘屈氂就是详情
王政君,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她是西汉末年的重要人物,是汉成帝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孔子无疑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然而,在他的一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名字往往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然而,在汉朝时期,有一位皇帝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是一座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曾经在19世纪末期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详情
渡渡鸟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鸟类,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叫声而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人详情
《庄子》有云:“夏虫不可语于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虫子无法理解冬天的详情
在中国的艺术史中,有许多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们心详情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板桥,号石田,是中国清代著名文人、书画家。他的诗词才情横详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歇后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出详情
吴三桂,明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因其在明亡清兴的历史转折中扮演的角色而备受争详情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以其坚韧不拔的抗金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怀,赢得了后世的敬仰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决策都与皇帝的诏书有关。其中,唐朝时期,韩愈的一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宝库中,有一块名为《虞恭公碑》的石碑,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详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佶在书画艺术上的造诣极高。他的书法作详情
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北宋米芾的《蜀素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详情
明代,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兴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一位名叫徐渭的文人画家,他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