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赵括和长平之战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赵国40万大军败于秦国大将白起,赵括又要负多少责任?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战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长平之战决定了战国时代天下土地的最终归属,也间接成就了我国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千秋大业,在战争中,赵国四十万大军败于秦国大将白起,白起用计坑杀了赵国四十万战俘,只放回240名老幼以示威慑。
那么长平之战始末如何?赵括在失败中又要负多少责任呢?
长平之战根源:必有一战
早在长平之战之前,其他的诸侯国已经是国力衰弱,无力与秦国对峙,唯一有一战之力的,只有赵国。
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秦、魏讨伐齐国并击破齐国,公元前279年,秦国派兵,多年来攻打楚国,最终终于攻破楚国国都郢都,此时战国七雄中能有军事力量与秦国一决高下的只有赵国。
因此其他国家都把与秦国对峙的希望寄托在赵国上,而秦国要想完成一扫六合的版图必须首先除掉东进路上的赵国,公元前 270 年, 秦国曾经出兵征讨赵国,在赵国的国境周围滋扰。
但是最终兵败,被赵国连连重创重创,这说明秦赵之间的强弱是相对的,事实上,秦赵争强,是秦国在一统六合的大版图中最为棘手的,而关东各国,都把遏制秦国东进的希望寄托在赵国方面。
《战国策 秦策三》,说这个时期"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的事情。也就是说,秦赵之间必有决定生死的关键一战,双方都无路可退,不成功便成仁。
上党:长平之战的导火索
其实长平之战的导火索最终是关于韩国上党郡的争夺,当时韩国国力衰微,于是秦国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攻打下了韩国土地野王,韩国在丢失了野王之后更加恐惧于秦国的实力。
况且,韩国领土上党郡十七座城池已经被切断了与韩国本土的联系,因此韩国的王宫大臣们主张把上党郡拱手让给秦国以换来韩国的退兵,但是当时上党郡的太守在请示了上党百姓的意见之后发现赵国才是他们的民心所向,因此索性拱手把上党郡整整十七座城池送给了赵国。
上党是当时的兵家必争之地,早有战国周公士子说过上党郡据险而守,易守难攻,况且秦国得到上党之后,可以据上党和太原南望,相当于大半个天下已经进了秦国的口袋。
不出所料,这一行为激怒了秦国,秦国于是开始筹备消灭赵国,两年之后,秦国正式出兵攻打上党,当时的赵国不以为惧,由于上党民众纷纷舍家投奔赵国而去,赵国便在长平设兵迎接,于是秦军转移方向直扑长平,事态逐步扩大,四月,王龁向长平赵军发动进攻 ,这便是长平之战的开端。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原因
纵使赵括无能,赵国也不会让一个空有纸上经验的毛头小子去统领大军,因此纸上谈兵的论调虽然不可不信却也不可全信,而事实上,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失败也确实有其他原因。
1. 赵国的政治失败,反制秦国并无效果
其实面对强大的秦国赵国也并非束手待毙,而是采取了反制秦国的自保措施,只不过都收效甚微, 赵国当时为求自保曾经与其他国家联合抵抗秦国。
《战国策 秦策三》:"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就是在描述这样一件事。并且在道德制高点上高于秦国,在当时赵国才是夹在秦赵之间的小国更加倾向于的一方。
但是道德上的制高点并不能弥补军事实力上的不足,这致使 赵国的朝廷也分立成两个派别,分别主张接受与不接受上党,但是最终赵王采信了以平原君为首的主张接受上党郡的意见,这才招来了秦国的大军。
如《史记·白起王剪列传》所述,平阳君赵豹一开始就持反对意见,认为"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事实上,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对于赵国是否应该接收上党做出过论断,司马迁认为,上党虽然是兵家必争之地。
但是如果赵国接受了上党,必将引来秦国的报复,即使秦赵之间必有一场决战,但是赵国的这一决定会提前引来这场战争,对于赵国极为不利,况且从结果看来,赵王和平原君的观点和举动间接导致了赵国四十万士兵被白起坑杀!
到了近代,也有不少史学家和司马迁的观点一致,即使明明了解收了韩国太守送来的上党会招来刀兵之祸,但是赵王已然被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整整十七座城池所迷惑了双眼,早已顾不上思考这样做的后果。
2.赵国的军事失败
赵括在军事指挥上虽然缺乏经验,但是并非是一无是处,不过当时的亲王在了解了赵国指定了赵括作为将领之后,立即将原定的主将撤换为副将,指定了战无不胜的白起作为主将,并且对外严格封锁了消息,如此一来,一边是刚刚上战场的赵括,另一边是战无不胜老谋深算的白起,孰胜孰败已经一眼可知。
在另一方面,秦国的大军战斗力确实胜于赵国,在长途跋涉到达战场之后,老将白起首先下令坚守不出,韬光养晦,随后又假装失败退兵,赵括大喜,下令追击败军,但是白起的带兵经验确实丰富,在退败之时已经暗中埋一支伏兵寻找良机杀出,不仅配合大部队将赵军团团围住,又将他们一分为二。
在围起赵军之后,白起又截断了赵军的粮道,赵军彻底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据说,当时的赵军兵营已经出现了攻击同伴而后分食其尸体的事件,对此赵括也无能为力,只能下令坚守,固守待援。
"赵军无以为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当时的赵军军营已经极度缺少粮草,说明, 赵国的盟国——齐国已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而楚国方面也不见有什么动静。齐、楚态度的转变, 大致有三个原因 :(1) 两国国君的更替;(2) 秦国的收买;(3) 秦国的武力威慑, 尤其是对楚国的威慑。
在战场上连连败退的情况下,赵国情急之下只能与秦国讲和,但是效果可想而知,其实,在赵国派出重臣与秦国讲和之后,秦国根本不予理睬,而是直接扣押了讲和的使臣。也根本没有讲和的余地,这也在另一个侧面说明赵括统领的40万大军已经是凶多吉少。
3.战局紧急,赵括临危受命
史学界一直乐于引用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来解释赵国在长平的失败, 即秦国的离间计使赵括取代廉颇成为赵军统帅, 而赵括只会" 纸上谈兵" 。韩非也说" 赵任马服之辩, 而有长平之祸" 。
实际上, 在当时的情况下, 赵括取代廉颇, 意味着只能靠战场上迅速决战求得生机的赵国,将一位愿意出战的将领替换下了不愿出战的将领。因此赵括只能选择尽快与秦军决战以求得一线生机,但是偏偏白起避其锋芒不与赵括交战,又一步一步诱敌深入,年轻气盛的赵括自然不是对手。
据此分析, 《史记》中秦国用离间计的说法值得质疑。赵军缺粮, 秦国大可不必急于决战, 坐等赵军自己溃散不更好么? 换一个角度看, 赵括只会" 纸上谈兵" 的话, 秦国又何必派出白起来指挥决战呢?
由此看来,当时的赵国在国力上虽然不亚于秦国,但是在政治外交上其实已经处处受制于人,而赵括其实也只是为数不多的愿意出战的将领,所接到的命令也只是尽快决战,只不过历史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替罪羊用以告诫后人而已,其实,长平之战已经必败无疑。
参考文献
1.《国家大地图集》
2.刘向 . 战国策
3.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8 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诸葛亮,字孔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被誉为“睿智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人官场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才子佳人因为政治斗争而失意,其中谢灵运详情
标题:李世民后人分布揭秘:传承千年的皇家血脉 导语: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匈奴与汉朝的关系一直紧张。然而,在这段紧张的历史中,却有一详情
刘章,名字在历史长河中可能并不显眼,但他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齐详情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然而在金朝的入侵下,北宋最终走向了覆灭。徽钦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和文人墨客,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其中,北宋时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文人墨客,他们以其高尚的品质、卓越的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韵律和寓意深受人们详情
明朝历史上,皇位争夺战屡见不鲜,而明宣宗铜鼎烹杀朱高煦的事件更是令人唏嘘不已详情
1627年12月13日,中国明朝末期宦官魏忠贤自杀。这一事件标志着明朝政治黑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令人震惊的故事。其中一则关于“一梦亡国”的传说,至今详情
在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有许多勇敢的医生为了拯救生命,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实验。详情
成语典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哲理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详情
在中国古代,黑色一直被视为神秘、高贵的颜色。尤其是在秦朝时期,从贵族到百姓,详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其中,战国时期的吴起守信的故事尤为脍详情
在电影和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类型的刺客。他们可能是冷酷无情的杀手,也详情
战国时期,英雄辈出,智勇双全的谋士更是数不胜数。然而,在这些谋士中,有一位名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因一时之误而酿成大祸的例子。其中,汉景帝时期的刘屈氂就是详情
王政君,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她是西汉末年的重要人物,是汉成帝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孔子无疑是一位影响深远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然而,在他的一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的名字往往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然而,在汉朝时期,有一位皇帝详情
野狼坡之战,是唐朝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对唐朝的边疆安全详情
在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往往是国家之间力量对比、文化碰撞和利益争夺的直接体现。公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场战役以其激烈的战斗和深远的影响而闻名于世,那就是明详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重要的战役都以其独特的战术和深远的影响而被人们铭记详情
好水川之战是一场发生在1038年北宋与辽国之间的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今天的四详情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755年。这场战争是唐朝与安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是一座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城市,曾经在19世纪末期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在这场战役中,清朝详情
雅克萨之战是中俄两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然而,在这场战役中详情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姜子牙和鬼谷子都是极具智慧和能力的传奇人物。他们分别详情
一、背景介绍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详情
标题:秦始皇10大诡异事件 一、陵墓之谜 1. 兵马俑: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详情
虞姬,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与项羽的爱情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而刘邦,作详情
胤祥没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他在年轻时去世,这一点对于一些历史学家来说存在着一详情
满清十二帝内没有溥仪的画像,只有照片,是什么原因呢? 在满清十二帝中,没有详情
溥仪的文化水平不仅仅是初中程度,尽管他的户口本上写着“初中”,但这并不是他真详情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在皇权社会,皇帝不具备生育能力,可不仅仅是详情
息肌丸是什么东西?真的有这种药存在吗?息肌丸是一种有催情作用的美容香精,塞到详情
赵飞燕服用息肌丸保持美貌,息肌丸是什么东西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详情
历史上绵亿是荣亲王永琪与侧福晋索绰罗氏所生育的王府中的第五子,但其他的孩子都详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依赖于各种产品来完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智能手机到笔记本电详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地球上的一些奇妙之处。然而,当我们从太空中详情
在生物多样性的广阔领域中,每一次新的物种发现都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窗详情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物品的价值超越了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艺详情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热血沸腾的球场,还是电视机前的粉丝,都被一位女性棒详情
位于中国云南的九龙河瀑布群,被誉为“中国的尼亚加拉”,是中国最大的瀑布群。这详情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详情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详情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全省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总面积详情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详情
渡渡鸟是一种生活在非洲的鸟类,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叫声而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人详情
《庄子》有云:“夏虫不可语于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虫子无法理解冬天的详情
在中国的艺术史中,有许多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们心详情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板桥,号石田,是中国清代著名文人、书画家。他的诗词才情横详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歇后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出详情
吴三桂,明朝末年的一位著名将领,因其在明亡清兴的历史转折中扮演的角色而备受争详情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以其坚韧不拔的抗金精神和深沉的爱国情怀,赢得了后世的敬仰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决策都与皇帝的诏书有关。其中,唐朝时期,韩愈的一详情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宝库中,有一块名为《虞恭公碑》的石碑,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详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皇帝,宋徽宗赵佶在书画艺术上的造诣极高。他的书法作详情
作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北宋米芾的《蜀素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详情
明代,一个文化繁荣、艺术兴盛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一位名叫徐渭的文人画家,他详情